kaiyun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交通运输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长期以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交通运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正加快推进既有各国共同特征、更有中国特色的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2023年9月25日,习向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致贺信指出:“建设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包容、韧性的可持续交通体系,是支撑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美好愿景的重要举措。中国正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将继续坚持与世界相交、与时代相通,致力于推动全球交通合作,以自身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kaiyun。”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着力推进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奋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努力当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以更具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化交通运输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一、深入贯彻落实习关于交通运输的重要论述精神,准确把握交通运输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使命任务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习强调,“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始终高度重视交通运输工作,多次作出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发展什么样的交通运输、怎样发展交通运输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新时代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我们要始终不渝坚持党对交通运输的全面领导,坚决贯彻落实习关于交通运输的重要论述精神,准确把握交通运输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使命任务。
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开路先锋的战略定位。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的产业,是重要的服务性行业和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和服务人民美好生活、促进共同富裕的坚实保障。习强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很强的先导作用”,“‘要想富,先修路’不过时”,“在沿海地区要想富也要先建港”,“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交通要先行”,“经济要发展,国家要强大,交通特别是海运首先要强起来”。特别是习在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开幕式上指出,“交通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把交通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地位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赋予了交通运输新的时代内涵、战略定位和历史使命。深入贯彻落实习关于交通运输的重要论述精神,要求我们在行动上冲锋在前、能力上适度超前、发展上率先突破、作用上先行引领,率先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先、干在前。
高铁作为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不仅为广大人民群众出行提供了安全舒适便捷的交通方式,而且深刻影响和带动了城市格局、人口布局、经济版图的变化。图为2023年8月24日,一列复兴号高铁列车驰骋在京包客专线呼和浩特至乌兰察布段。 人民图片 赵继伟/摄
牢牢把握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奋斗目标。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是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国情、着眼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先行领域和战略支撑。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交通强国”,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充分体现了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交通强国建设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深入贯彻落实习关于交通运输的重要论述精神,要求我们深刻把握交通强国的内涵、目标和任务,推动交通发展由追求速度规模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由各种交通方式相对独立发展向更加注重一体化融合发展转变,由依靠传统要素驱动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转变,打造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以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牢牢把握人民交通为人民的根本宗旨。交通运输是民生大事,建设人民满意交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习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强调“交通是现代城市的血脉。血脉畅通,城市才能健康发展。要在建设立体化综合交通网络上下功夫,在充分利用地下空间上下功夫,着力打造一个没有‘城市病’的未来之城”,“提升保通保畅能力,确保人民群众平安健康出行,确保重点物资运输畅通有序”,“在一些贫困地区,改一条溜索、修一段公路就能给群众打开一扇脱贫致富的大门”,“既要把农村公路建好,更要管好、护好、运营好,为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更好保障”。深入贯彻落实习关于交通运输的重要论述精神,要求我们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真正做到人民交通为人民、人民交通靠人民、人民交通由人民共享、人民交通让人民满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牢牢把握“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也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内在需要。习提出的“人享其行、物畅其流”,描绘了现代化交通运输的美好愿景。习强调,“要建设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形成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优化完善综合运输通道布局,加强高铁货运和国际航空货运能力建设,加快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要大力发展智慧交通和智慧物流,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要加快形成绿色低碳交通运输方式,加强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新能源、智能化、数字化、轻量化交通装备,鼓励引导绿色出行,让交通更加环保、出行更加低碳”,“交通运输部门要加强重要基础设施安全防护”,“要加强基础设施‘硬联通’、制度规则‘软联通’,促进陆、海、天、网‘四位一体’互联互通”。深入贯彻落实习关于交通运输的重要论述精神,要求我们围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kaiyun,突出保通畅、强合作、扩投资、稳市场、调结构、保安全,实现交通运输发展质量、效益、规模、速度、结构、安全的有机统一,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更加坚强的保障、更加优质的服务。
百余年来,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探索现代化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已有基础上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我国交通运输在服务保障国家现代化建设中实现了快速发展,建成了交通大国,正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我们要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的认识,以交通运输现代化探索实践,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坚持服务大局,突出保障有力。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首先考虑人口基数问题,着力满足超大规模交通运输需求,为经济高效运行和社会平稳发展提供服务保障。截至2022年底,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邮政快递网和世界级港口群,航空航海通达全球,综合交通网超过600万公里,总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5.5万公里,公路总里程535.5万公里,港口生产用码头泊位2.1万个,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2.8万公里,颁证运输机场254个,邮政实现“乡乡设所、村村通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9584公里;我国客货运输量和周转量、港口货物吞吐量、快递业务量等主要指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列,已成为世界上运输最繁忙的国家之一。新征程上,更好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要适度超前建设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持续提升综合运输服务保障能力,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全力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国内国际循环畅通。
交通是经济的脉络和文明的纽带。图为2023年8月20日,货船行驶在京杭大运河江苏宿迁皂河段。 人民图片 徐瑞/摄
坚持人民至上,突出公平普惠。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提高交通运输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当前,横贯东西、纵贯南北的综合运输大通道基本贯通,京津冀暨雄安新区、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黄河流域、成渝等重点区域交通连片成网,有力服务保障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10年累计新改建农村公路约253万公里,实现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车、通邮路,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水平大幅提升,有力服务保障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旅客出行更加便捷舒适,货运物流更加经济高效,综合运输服务“一票制”、“一单制”、“一箱制”加快发展,交通运输成为人民群众获得感最强的领域之一。新征程上,更好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要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实现交通运输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让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坚持系统观念,突出软硬兼备。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我们不断夯实交通运输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持续提升交通运输治理水平和文明程度。港珠澳大桥kaiyun、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京张高速铁路、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等重大工程建成投运,“复兴号”动车组、C919大飞机等大国重器不断涌现,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交通运输大部门制基本建立,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运输战略、规划、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不断完善;以“两路”精神、青藏铁路精神等为代表的新时代交通精神内涵更加丰富,中国交通故事更加动听,中国交通声音更加响亮,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交通形象不断展现出时代风采。新征程上,更好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要坚持两手抓、两手硬,推动交通运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努力实现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生态优先,突出绿色低碳。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们同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强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坚定走好可持续发展道路。货物多式联运加快发展kaiyun,大宗货物“公转铁”、“公转水”深入推进;设立覆盖全国沿海海域、港口及长江干线等内河水域的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累计建成高速公路充电桩超过1.8万个,重点区域船舶靠港岸电使用量大幅提升;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绿色出行理念深入人心,共享单车骑行日均超过2800万人次,快递包装绿色化转型取得积极进展。新征程上,更好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要加快形成绿色低碳交通运输方式,加强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新能源、轻量化交通装备,让交通更加环保、出行更加低碳,让祖国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
坚持交通天下,突出开放联动。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我们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推进全球交通合作,推动经济融通、人文交流,使世界成为紧密相连的“地球村”。立体化、全方位、多层次的“一带一路”交通互联互通网络加快建设,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5个国家200多个城市,国际道路运输合作范围拓展至21个国家,海上航线多个国家,民航航线多个国家和地区;自贸区、自贸港海运、航空政策创新突破;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和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成功举办,中国国际可持续交通创新和知识中心加快建设,全球交通治理涌现出更多中国方案、中国声音。新征程上,更好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要坚持与世界相交、与时代相通,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加强基础设施“硬联通”、制度规则“软联通”,书写基础设施联通、贸易投资畅通、文明交融沟通的新篇章,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习指出:“康庄大道并不等于一马平川。要把中国式现代化5个方面的中国特色变为成功实践,把鲜明特色变成独特优势,需要付出艰巨努力。”我们要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入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部署,大力实施《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年)》,推动交通运输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中国式现代化闯新路、开新局。
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是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图为2023年9月14日,湖北武汉新港高速公路双柳长江大桥施工现场,建设者正在进行钢筋笼焊接施工。 人民图片 金伟/摄
加快构建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是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撑。要持续优化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推动跨方式、跨区域、跨领域、跨产业统筹融合高质量发展。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优化完善综合立体交通网布局,加快建设“6轴7廊8通道”高效率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持续推进出疆入藏、沿边沿海、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重大工程建设。优化基础设施系统集成,打造多层级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系统,深入实施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服务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加快推进存量网络提质增效,精准补齐网络短板,强化衔接协调,勾画好美丽中国的“交通工笔画”。
着力提高综合交通运输服务水平。交通运输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是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重要基石,要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中的纽带作用,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构建“全国123出行交通圈”,推进旅客联程运输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以高铁、航空为主体的大容量、高效率区际快速客运服务,提高城市群、都市圈轨道交通通勤化水平,深入实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加强城市交通拥堵综合治理,提升城市交通适老化无障碍出行服务水平,深入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人享其行”。围绕构建“全球123快货物流圈”,推动交通物流保通保畅长效化、制度化、规范化,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加快发展高铁快运、航空货运,推进道路货运高质量发展,加快完善城市物流配送网络,推进电商物流、冷链物流、大件运输、危险品物流等专业化物流发展,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服务体系和农村寄递物流体系,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加快实现“物畅其流”。
持续深化交通运输改革创新。实现从交通大国到交通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为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注入生机活力。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完善交通科技创新体系,深入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等科技工程。加快发展数字交通,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超级计算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推进智能铁路、智慧公路、智慧港口、智慧航道、智慧民航、智慧邮政、智慧枢纽等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交通运输治理现代化,深化交通运输大部门制改革,加强收费公路等政策创新,建立健全与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战略、规划、政策、法规、标准体系,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深入推进交通运输绿色安全发展。安全是交通运输发展的根基,绿色是交通运输发展的底色,必须守好安全底线、生态红线,增强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加快推动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优化,持续推进大宗货物和中长距离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推动交通用能低碳多元化发展,持续提升公路沿线充电服务保障能力,推进新能源、清洁能源应用。推动交通建设项目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线位kaiyun、桥位、水域岸线等资源。加强重点领域污染防治,推进车、船、港等污染物排放治理,提升快递包装减量化、标准化、循环化水平,鼓励引导绿色出行。深入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升多灾易灾地区、主要产业及能源基地等重点区域多路径连接比率,增强交通网络韧性。完善交通运输重点领域安全保障体系,推动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建设,推进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推动安全生产向事前预防转型,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健全行业调度指挥和应急救援体系,有效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
加强交通运输高水平对外开放合作。设施联通是政策沟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前提和基础,必须坚持交通天下,以交通互联互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一带一路”交通互联互通高质量发展,促进中欧班列、中欧陆海快线等持续健康发展。推进国际道路运输合作文件、海运协定等商签和实施,促进国际运输便利化。完善交通国际合作机制,深化交通运输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扩大全球交通合作“朋友圈”,以自身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深度参与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务实参与国际海运温室气体减排谈判。更好发挥中国国际可持续交通创新和知识中心平台作用,为推动全球交通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